📚2021永續報告書–社會參與篇📚

㊙️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   

【SDGs4|優質教育】,#興大做了哪一些努力⁉️

#第3彈 培育跨域素養 實踐科普教育

 📝學童教育與師資培育 ⛓

近年來理學院積極參與大學社會責任 (USR) 活動, 其中物理系孫允武教授主持、吳秋賢教授協助的「臺 灣大道的舊城區」HUB 計畫與 USR 計畫「STEAM 教育的建構與支援計畫」種子計畫,皆致力於活絡 台中市中區電子街舊商圈。藉由以臺中市國中小學 生及弱勢學生為主要參賽者、並已舉辦三屆的「電 子街機器人賽」,在競賽中將跨域素養及程式教育 融入當地商圈文化,期望結合學校的軟實力及公民 參與來活化商圈。此外亦舉辦「機器人動起來 – 科教 育樂營」等,專為國中小學生設計的簡易程式機器 人育樂營,讓學生能以簡單的手機,利用程式操作 機器人完成指定任務。該團隊也支援清流部落賽德 克族風華再現活動,將程式教育帶入偏鄉,讓學生 能學習程式操控機器人。 

本校科學教育中心於 2021 年開設了 4 場符合 108 新課綱素養導向研習課程及 1 場科學展覽活動,其中關 於學童教育部分,科學教育中心與社團法人科丁聯盟協會共同規劃「初階程式語言課程」,招募本校非資 訊科系學生,在 24 小時的培訓合格後,成為科丁種子教師,對屏東泰武國中學生進行線上程式教學。除了 培養本校大學部學生跨領域的能力及面對數位化時代軟實力外,同時孕育其社會服務與人文關懷觀念。另 舉辦了「AMA 數學與藝術工作坊」,運用 SOIL 認知與教學心法,以步驟視覺化及保留認知歷程法展現理 論與實務,來拓展參與教師的多元適性教學能力,而「藝術摺學年會」則透過摺紙實作課程,讓參與的國 小及中學教師領略數學原理與數學之美,未來可實際運用藝數摺學的內容於課堂中,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 趣;「3D 列印工作坊」讓參與師生在動手實作中,把想法及原理具體實踐,使其在科學邏輯的基礎下,藉 由實作課程來連結科學與藝術美學。

📝科普教育推廣,全民教育 ⛓

理學院亦積極參與對於科學知識的推廣及全民教育,本院化學系、應數系及物理系都參與了由教育部主辦的2021 臺灣科學節活動(11.06-11.14),增進一般國人對於科學的認識,寓教於樂,提升全民參與並學習科學知識。活動中應數系運用人工智慧,以教電腦如何玩遊戲為主題,機器藉由和真人對戰並從失敗中學習,反覆訓練後可提高勝率。物理系使用磁性奈米粒子設計了磁流體展示教具,讓學員從中了解抽象的物理及磁力線觀念,並介紹其在生醫領域的應用價值。化學系則展示如何利用分子間不同作用力來分離混合物,提供民眾體驗如何操作薄層分析法並學習物種的判別方法。

由於近年來世界興起量子科技熱潮,物理系郭華丞教授藉由「量子科學推展平台-中區子計畫辦公室」主辦「量子科技大師講座」和「2021 大專生量子科技暑期學校」,利用實作、理論課程和專家講座,將艱深的量子物理知識傳達給年輕的學子和社會大眾,期盼量子科技能在國高中甚而小學紮根。

另外還有「STEM 教育、女性教研人員及女學生投入科學研究」,全文可至本校2021永續報告書電子書瀏覽P.54-55

https://usr.nchu.edu.tw/sustainabilit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