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| 執行期間 | 計畫名稱 | 計畫主持人 | 計畫簡介 | SDGs對應 | 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109年-至今 | 霧里花見原民共好 |
電機系 賴慶明教授 |
108年-種子團隊-「清流部落-賽德克族綠能生態博物館發展計畫」 109-111年-教育部萌芽型-「清流部落賽德克族風華再現計畫」 112-至今-Hub團隊-「霧里花見原民共好」實踐場域: 中興大學埔里實驗林、仁愛鄉、埔里鎮 計畫簡介: SDGs對應:SDGs11,SDGs12,SDGs15 |
![]() ![]() ![]() |
||
2 | 107年-至今 | 園藝輔療-長者健康促進計畫 |
園藝系 吳振發教授 |
107-108年-種子團隊-「樂齡園藝」 109-110年-Hub團隊-「青銀樂園藝-花藝永續服務計劃」 112年-Hub團隊-「園藝輔療-長者健康促進計畫」實踐場域: 苗栗縣後龍鎮水尾社區、溪州社區、埔頂社區、台中市南區興大路145號中興大學園藝療育園區 計畫簡介: SDGs對應:SDGs2,SDGs3,SDGs11 |
![]() ![]() ![]() |
||
3 | 111年-至今 | 綠旱興兩河流域河川守護實驗室—打造里川日常與社區包容共生韌性系統之公民參與計畫 | 李長晏 |
111年-種子團隊-「打造里川生活經營與社會生態共生韌性系統–綠旱興流域聯盟守護行動」 實踐場域: 計畫簡介: 目前連結區域內公私部門資源並建立協力夥伴關係,今年工作項目如下: 一、「關懷河川從何做起:河川設施生態友善建議」:培訓學生提出改善臺灣河川原生動植物生育地,製訂合適改善工程。 二、「綠旱兩河流域學習:水文與人文田野調查」:蒐集整理綠旱流域歷史和水文文獻,加深對水道文化的認識。 三、「川流之島流域學校:環境教育與人才培育」:「川流之島」指臺灣由不同流域組成,「流域學校」則指串聯流域周邊所有學府,並開放公民參與設計思考工作坊,提出河川環境議題新解方。 四、「藝文跨域流域發展:友善河川共融活動」:籌辦河川親子走讀、身障人士(今年為聽障人士)活動,推動大衆參與水環境維護及河川周邊區域的發展。 SDGs對應:SDGs4,SDGs9,SDGs11 ★臉書粉絲專頁,FB搜尋「NCHU USR Hub計畫:綠旱興兩河守護實驗室 |
![]() ![]() ![]() |
資料更新:2023/5/24